非營利組織的社會企業化

點閱:108

並列題名:Nonprofit Organizations Adapting Social Enterprise

作者:吳肇展,林容君,沈照吟等作

出版年:2015[民104]

出版社:智勝文化

出版地:臺北市

格式:PDF

ISBN:9789864570164

分類:企業管理創業  SDG1 終結貧窮  SDG16 和平、正義及健全制度  

服務導向組織公民行為之探索性研究
組織公民行為(organizational citizenship behavior, OCB)是指員工自發性的行為,該行為不受工作契約所限制,可以有效地促進組織的績效。組織公民行為發展至今已二十餘年,學者們將研究擴展至顧客服務領域,定義出服務導向型組織公民行為(service-oriented organizational citizenship behaviors),這是組織公民行為之延伸,意指第一線服務人員與顧客接觸時所提供的服務,及其所表現的熱誠、盡責等態度,進而滿足顧客所需之組織公民行為。近幾年來,臺灣的非營利組織蓬勃發展,非營利組織專職人員以提供服務為主要工作,若其能表現出服務導向型的組織公民行為,便能有效地提升組織的績效和服務品質。本研究旨在探討非營利組織專職人員服務導向型組織公民行為之理論與實務,首先,運用文獻分析法探索非營利組織專職人員服務導向型組織公民行為之理論意涵;接著,再針對財團法人臺灣兒童暨家庭扶助基金會專職社工進行深度訪談,根據訪談內容進行分析,歸納出服務導向型組織公民行為在非營利組織管理與實務之應用。最後,針對非營利組織如何提升專職人員服務導向型組織公民行為之措施提出具體建議。
品牌知名度與領導行為對非營利組織成員忠誠度之相關研究
無論是營利組織或非營利組織,其經營都會受到外在環境所影響,因此,組織必須適時地調整自身的管理方式來因應外在環境的變化。在過去的研究中,品牌知名度及行銷的概念大多運用於營利類型之企業,鮮少為非營利事業所重視。本研究欲證明非營利組織也如同營利組織一般,必須重視其品牌知名度,並運用品牌知名度來增強組織的運作與發展,同時加強組織成員對組織的忠誠度。
本研究旨在探討品牌知名度與領導行為是否能夠影響組織成員對組織的信任與認同,甚至對組織產生忠誠度。經採用問卷調查法,以國際佛光會中華佛光青年總團的大專院校香海社團為研究對象,所得資料以信度分析、相關分析與迴歸分析等方法進行分析研究,其主要發現包括:一、若加強非營利組織的品牌知名度將可提高組織成員對組織之忠誠度;二、組織領導行為是影響組織成員對組織之忠誠度的主要因子。
文教型非營利組織關係行銷策略與關係品質之研究
鑑於行銷對非營利組織之重要性、文教型基金會為臺灣基金會的主要類型、關係行銷的研究方興未艾以及關係行銷對於非營利組織所能發揮之利益,本研究以非營利組織中的文教型基金會為研究對象,探討其所採用的關係行銷策略、其所知覺的關係行銷品質,以及關係行銷策略與品質之間的關係。本研究採用問卷調查法進行研究,利用項目分析、因素分析、內部一致性信度分析,確認研究工具之信效度,並以結構方程模式進行資料分析。研究主要結論如下:一、非營利組織整體關係行銷策略之運用現況仍有待改進;二、非營利組織整體關係品質介於「普通」及「經常如此」之間;三、非營利組織關係行銷策略對關係品質具有正向影響效果。本研究並針對上述結果提出建議,以做為非營利組織經營與運作之參考。
跨文化經驗與調適:臺灣國際援助合作派外人員之研究
臺灣在全球事務之參與,歷經多年的發展已累積了許多的經驗,而組織對於發展派外人員跨文化能力的需求也日益提高。本研究以臺灣國際援助合作事務為範圍,探討派外人員之跨文化經驗與調適,包括行前訓練和當地異文化的適應與學習。本研究透過問卷, 彙集12個國際援助合作機構辦理訓練之概況, 並選擇「壓力¾ 調適¾ 成長」之動態模式為理論架構,透過30位國際援助合作派外人員之訪談資料,檢視理論對實務經驗之應用性。
研究結果發現,在文化迥異的服務地區,即使行前已有說明會及經驗分享,派外人員在當地仍然面對生活與價值觀的衝擊, 必須在壓力中不斷地嘗試與學習,逐步調整工作的方式與心理認知。在異文化中,壓力與調整的交替循環,過程中有人覺察自己的改變與成長,但相對地,也有人選擇離開。再者,除了文化適應的問題,派外人員也面臨前後方溝通及人力資源不足之困難。最後,本研究針對臺灣國際援助合作實務以及未來之跨文化適應研究,提出建議。
宗教團體與非宗教團體設立之醫療財團法人從事社區公益活動支出差異
本文探討宗教團體設立醫療財團法人與非宗教團體設立醫療財團法人,在從事社區公益活動、免費醫療支出與教育研究支出的行為是否有差異。
本文採用臺灣36個醫療財團法人在2002至2004年的資料進行迴歸分析,實證結果指出,宗教團體設立的醫療財團法人在免費醫療支出項目顯著高於非宗教團體所設立之醫療財團法人,但兩者在社區公益活動支出與教育研究支出上沒有顯著的差異。研究結果指出,宗教團體設立的醫療財團法人較重視醫療貧窮者的慈善醫療。
非營利組織社會企業化之研究:以財團法人基金會為例
臺灣非營利組織蓬勃發展之後,在目前經濟不景氣、捐款數額逐漸降低的情況下,有些基金會開始走向社會企業化的現象,本研究欲了解社會企業化的基金會是否會造成其公益使命的偏離,因而發生「目標置移」的危機,並探討非營利組織社會企業化後,基金會如何應用社會企業化的觀念,強化其經營策略,藉以有效地實踐其公益使命。因此,本研究以質化研究法做深入探究分析,針對國內非營利組織運用社會企業化經營進行析探,並以喜瑪拉雅基金會、陽光基金會、心路基金會、喜憨兒基金會、富邦慈善基金會、信誼基金會、主婦聯盟環境保護基金會等個案進行深度訪談,以了解其社會企業實際運作狀況,且配合非營利組織社會企業化相關理論,析探非營利組織社會企業化經營策略。
研究發現,我國非營利組織普遍對社會企業化採取肯定與正面的態度,而在經營策略上可以歸納為社會企業化的經營理念、管理途徑、行銷策略及財務結構; 而在社會企業化議題與課責機制中, 論述社會企業化的目標置移、政策工具、法律規範,以及公信力、公開化與透明化等課責機制的建立。最後,本研究採取Martin與Osberg界定社會企業型態,並將之分成社會服務提供者、社會行動者及社會企業精神等三大類,但是,三者之間以混合型態呈現,而非單一型態運作,如此,才能發揮真正的社會企業精神。
光原社會企業創設過程與知識創新之經驗分析
為探討社會企業在臺灣的發展過程與經營現況,本研究以「光原社會企業股份有限公司」為研究個案,運用文獻檢閱及深度訪談等研究方法,呈現研究個案的創設過程與經驗,說明「成員間知識創造、交換與共識建立的過程」。為達成前述研究目的,本研究運用Nonaka及Takeuchi所提出的知識創造觀點,來探討光原社會企業成員如何面對並解決創設過程所遭遇的困難。
研究發現,光原社會企業創設過程具有循環和重複的知識轉換特質,創設成員從分享內隱知識開始,依序發生「創造觀念、確認觀念、建立原型、跨層次的知識擴散」等知識創造過程,週而復始。在每個過程中,時間和溝通管道皆扮演了重要角色,讓「知識創造螺旋」得以啟動。另一方面,光原社會企業的創設概念能於短時間內被組織成員接受,其主要原因在於創設初期所營造的「情境」,能夠引導成員對創新概念產生趨同認知,這不僅加速創新概念擴散,更讓組織成員在溝通與解決問題時,不斷地豐厚成員間的共識基礎。
作者:(按章節順序排列)
吳肇展、林容君、沈照吟、陳怡汝、張奕華、張雅惠、張媁雯、郭振雄、何怡澄、陳定銘、陳秋政、鍾美玲
本書為第三部門學刊歷年經典論文集結

  • 服務導向組織公民行為之探索性研究 吳肇展、林容君
  • 品牌知名度與領導行為對非營利組織成員忠誠度之相關研究 沈照吟、陳怡汝
  • 文教型非營利組織關係行銷策略與關係品質之研究 張奕華、張雅惠
  • 跨文化經驗與調適:臺灣國際援助合作派外人員之研究 張媁雯
  • 宗教團體與非宗教團體設立之醫療財團法人從事社區公益活動支出差異 郭振雄、何怡澄
  • 非營利組織社會企業化之研究:以財團法人基金會為例 陳定銘
  • 光原社會企業創設過程與知識創新之經驗分析 陳秋政、鍾美玲
同書類書籍